人潮就是錢潮,想要創業大家都想人潮滿滿,訂單多多,但是創業初期選擇品項、店點、花費每一步都不是那麼容易。在加盟市場,店家也是看準了微型創業的風潮,紛紛推出了2代店讓想創業的年輕人也能迅速開店做自己的老闆,懶編很榮幸的採訪到台灣脆皮雞排始祖派克雞排的老闆來分享現在微型創業的利弊~
成本低回收快就一頭栽!
派克雞排的代表人表示:人人都說餐車創業成本低、回收快,並不是這麼絕對的?他看過《食力》實際採訪了台灣美食餐車俱樂部營運長詹姆斯過去投入60萬成本,半年回本;行動餐車「為什麼手工窯烤披薩」老闆章哲豪投入差不多50~60萬,1年內回本;台灣行動車創業發展協會(又稱「胖卡協會」)理事長龔修賢也是50~60萬的成本,不到半年就回本了,生意好的時候1天就能夠賺3萬塊、最差也有5000塊!。但是要結合商圈、品項、以及原本加盟品項在網路上的聲量,舉一個失敗的例子以「可勝美」龍蝦堡美式餐車來說,當初投入了700萬的超高成本,因此開業至今1年多尚未回收。所以攤車在硬體設備成本上相對比店家有優勢,但還是要考慮上各個因素,所以要做足功課考慮清楚再進行
什麼產業是適合攤車創業呢?
懶編認為各行各業其實都可以以任何一種方式販賣,派克雞排代表人分享了最適合的品項,文創類是近期幾年迅速上升的創業潮,商品多數也是以手工、在地設計師未主打,當然這一類型的創業比較多的是宣傳自己的品牌。再來就是台灣傳統小吃,像是雞排、鹹酥雞、雞蛋糕這些類型的。就好比派克雞排近期推出了2派克雞排,就是以攤車的形式去經營,加盟主可以用相對中低價格就能成為派克的一員,總部也會在創業前中期進行培訓、危機處理、實習試賣、店點評估等做培訓,後期也會協助在盈利效益這塊的培訓和加強,這是一個總部應該要完成的派克雞排都會協助完成。
攤車和店面比起來的優勢是?
店面的優勢就在於空間大,可以內用,像是夏天就可以提共給客人一個舒適的用餐環境。相對的問題就會產生,像是人力成本、每月水電費較高、店租高、翻桌率慢等等的問題。攤車的部分以劣勢來說就是工作空間有限、無內用席位、夏日作業較熱,但是相對也節省了人力成本、店租、也不會有翻桌率的問題,而且隨著外送平台的發展和疫情的影響,攤車的趨勢越來越上升,成為現在年輕人的首選,達到了真正的門檻低利潤高!
在這個創業的過程中,創業者所面臨的都是未知的,大家需要去找尋那個未知的答案,創業的過程中沒有固有的模型,只有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遇到困難克服困難,最終這個企業要按什麼樣的路線去走,走向何方,都需要創業者去權衡。
張正邦 採訪/攝影